+
-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好莱坞定律之一,如果一部作品在宣传的时候告诉你,他们筹备了十年。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克服了重重困难才完成的,那么99%都是夸大其词。
意思就是说,他们的确经历了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都不值一提,或者说没什么特别的。换而言之,三分的事情可以说成是十分,以此来博取眼球。
宣传嘛,哪有不夸张的,到21世纪了,美国播放的介绍华夏的动画片里,一个个角色不都还留着辫子。
至于红色帝国,那就更不用说了,要是谁敢公开宣传GC主义,那就等着被孤立吧。白宫和华尔街早就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比麦卡锡主义更好的洗脑方法,相当管用。
所以,再说一次,《辛德勒的名单》因为末尾有给苏联人正面形象,而有可能被……区别对待,并非托词。
当然,如果能找得到投资人,硬要在这个时候拍摄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上映之后那就等着血本无归——甚至可能没有院线接受,借口多了去了,什么“文艺片”、“节奏慢”之类的,要挑刺还不简单?顶多就是在专门的文艺院线放几次。
拿奥斯卡更是别想,宣传犹太人的苦难的效果,更是大打折扣,以斯皮尔伯格的精明头脑,绝对不会去做这么一笔亏本生意的。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另一个时空里,苏联刚刚完蛋不过半年,他就开始筹备这部电影。所以,之后宣传的什么十年准备,找了多少个导演,最后不得不自己来之类的,听听就可以。
这跟犹太人掌握了华尔街,犹太人掌握了好莱坞一样,深究不得,一深究,皇帝的新衣就漏出来了。
当然了,谎话说千遍,自然会有人相信,有谁会去研究几大传媒集团里的掌舵人有几个是犹太人呢?有谁会去研究胡格诺教徒的巴菲特为什么变成了犹太人呢?有谁会想要了解纯正澳洲白人的默多克怎么变成犹太人的呢?至于乔治?卢卡斯,人家的信仰明明是加里公会……
哦,这个还真不好说,毕竟以色列的宪法出了名的不要脸,只要母亲是犹太人,或者皈依了犹太教,你就是犹太人。
卢卡斯虽然信的是加里公会,可母亲是实打实的犹太人,不要脸的将他归入犹太人,除非他自己出来分辨,否则谁也不会认为有错误。
这就跟和平教一样,特么的将民族和宗教混为一谈,然后趁机浑水摸鱼——事实上,和平教很多东西都是跟犹太人学的。
说到底,80年代初还颇为窘迫的犹太人,部分甚至上学时要修改自己的名字,免得被认出来。他们之所以在90年代忽然成为政治正确,除了犹太人本身孜孜不倦的努力外,还因为传媒集团、IT集团以及和金融资本需要他们。
是的,不要弄反了,是传媒集团、IT集团和金融资本需要他们,而不是他们控制传媒集团、IT集团以及金融资本,而这一切的背景则是:全球化。
好吧,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资本的目的是什么。
用比较浅显的说法来描述就是:毫无阻碍的,向能攫取利润的方向流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头依附于人类社会的恶兽,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它们也会存在一天,并孜孜不倦的推动社会走向毁灭。
都说明亡于财政,然而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王朝在走向毁灭的时候,都是财政先出问题,或者说不公的分配方式导致积压下来的问题从财政开始爆发。
资本会想尽办法碾碎一切阻拦在前面的东西,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它们碾碎了农奴和封建领主的依附关系,碾碎了旧时代的体系,碾碎了小农经济,阻挡在前面的只剩下国家和家庭。
后者还力有未逮,人总是要传承的,总是需要后代的,而后代能不能守住家业甚至发扬光大,实在是一件很难确定的事情,在实现长生不老之前,资本也无可奈何。
但是国界这个东西,随着苏联的解体,却是可望而可及的——至少看起来是如此。
事实上,这样的算盘从去工业化开始就在打了,只不过苏联的迅速倒下,加上IT业的迅速发展,让它们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金融业、传媒业和IT业是最渴望没有界限的传播和流动的,也是最支持全球化的产业,这就是为什么后两者在16年大选中,强烈反对川普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前者虽然不动声色,美国终究是资本说话,但也有乔治?索罗斯这种马前卒,带着一大堆NGO跳出搅风搅雨。
再回到打破国界上面,回到全球化上面,多元化就是个很好的借口,也是很好的,崭新的政治正确,自然而然就要尊重犹太人的文化,要同情他们遭受过的苦难。
这其实和同性恋、女权、黑人以及和平教教徒各种跳,各种你要尊重我,我可以不尊重你的做法是一致的。按某些人的观点,同性恋、黑人、女权以及和平教教徒被如此之尊重,如此之优待,那肯定控制了美国乃至欧洲的传媒和金融才对。
说到底,犹太人会包装罢了,而且的确出很多人才,比黑绿同强多了,奥巴马与其说是黑人总统,不如说是黑犹总统。
总之,各种咋咋呼呼的消息一股脑的灌输过来,而且反复灌输,让人应接不暇,然后……然后就相信了呗。
信息社会虽然扁平化了,但人们甄选分析信息的方式却没什么变化,所以下到巴菲特、盖茨,上到洛克菲勒、摩根,通通变成了犹太人。
要真以为他们内部很团结,那就真要让人笑掉大牙了,谁都知道,比异教徒更可恶的是异端,和平教内部都各种教派冲突,犹太人内部难道就很平静?以色列就有一个极端保守教派,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干,吃政府的福利,还要政府回归传统,只不过没几个媒体报道。
那些觉得自己披上一层犹太人的皮,既不用犹太历,也不参加安息日活动,更没有进行割礼,喊几句口号就能得到整个犹太人团体的支持,就能在好莱坞呼风唤雨……抱歉,你还是去开弱智光环吧,记得开大点。
不管如何,有人已经说过,历史是呈螺旋状上升的,左得太左的时候,必然会弹回到右边,而且还是很强劲的弹回去。
所以,现在跳得越厉害,将来的话……
当然了,将来是将来的事情,更何况还是很遥远的将来,并不妨碍李旭借机示好,利用近一点的将来捞取好处。
所以他一直让人关注着托马斯?肯尼利,《辛德勒方舟》一出版,立即就让人用一个无法拒绝的价格,买下了十五年的电影版权。
所以斯皮尔伯格上门找他,想要获得电影版权也在预料之中,那家伙回去后肯定去询问相关情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只能慢慢等下去,并让李旭投资任何想要投资的,由他执导的电影。
搞定这件事,下午的时候,卡车司机上门了。
“我给你1000万美元的预算,”李旭劈头就是这么一句话,顿时将卡梅隆砸得晕乎乎的,“我不干涉你拍摄,制作人也会尽量尊重你的决定。”
总算,他没有彻底晕过去,在深深的吸了口气之后,小心的问题:“您有什么条件呢,李先生?”
“很简单,首先,最终剪辑权你是没有的,这是好莱坞的规矩,我不能为你破例。其次,演员之一我已经帮你挑好了,其他的随你,但这个不行。”李旭说着将一个文件夹递到了他的面前。
卡梅隆翻开一看,当即愣住了,里面是几张人物的素描,画的都是一个壮汉,带着墨镜穿着夹克,留着短发,非常强壮。不仅如此,还有几张脸颊露着金属骨架,即使是素描画,都显得颇为瘆人。
“这……这是……”卡梅隆有些结结巴巴问道。
“阿诺德?施瓦辛格,奥地利的健美冠军,今年刚刚加入美国国籍,面容刚毅,身材壮硕,很适合这个角色。口音虽然有问题,但这个角色也没几个台词不是?”李旭耸肩。
“我……我没有意见,李先生。”卡梅隆想了想后这么回答道。
“很好,那么还有一个条件,”李旭敲了敲桌子,“1000万美元的预算,你实际能动用的,只有800万。”
“啊?”卡梅隆的脑袋完全转不过弯来。
“这是为了防止你超支,”李旭振振有词的说道,“我看过你的履历,卡梅隆先生,我知道你喜欢技术,而且以自我为重心。我还让人调查过你,在你执导《食人鱼2》的时候,似乎因为跟剧组人员有所冲突,于是不被允许参与剪辑,最后自己偷溜进工作室进行剪辑——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卡梅隆比划着双手,做出无意义的手势,脸上表情很是尴尬,但又带着一点可能自己都没觉察到的得意。
“我只是用信用卡撬开工作室的门,他们太过分了……李先生,我保证不会再做同样的事情。”他先是辩解了下,然后急忙忙的说道,“我也保证我不会超支的,请相信我。”
“很遗憾,”李旭露齿一笑,“我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