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日,近期的补种总算是结束了,这一次几乎是温向衡组织了整个采邑近三百余户的青壮以及能够调动的妇孺进行抢种,为的就是在林玧琰的封邑在第一年能够得到一个好收成,为的就是缓解自家殿下府中的财政危机。
宗府将温向衡派送给林玧琰作为幕僚,最主要的作用便是如此。
不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温向衡并非是要闲逸下来,因为为了调节户邑内农田的用水量,温向衡将会组织挖掘一条长达十数里的水渠,用于排水以及灌溉用水。
不过让温向衡没有想到的是,自家殿下一听到以及挖水渠的消息,并且看见了所定下的路线之后,却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温卿,为何将沟渠挖到十数里长,而不是直接将沟渠直接引入这处黄地?”
黄地距离泌水并不远,地势低洼。
温向衡看了看黄地回道:“黄地本就低洼,殿下将沟渠引入黄地,岂不是让黄地居住的原来人家被大水淹掉?”
林玧琰摇了摇头说道:“温卿误会了我的意思了,你看,黄地前后不过是大大小小十几户人家,尽量搬开就是,黄地低洼,正是因为如此,将这里的缺口处堵上,不就是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蓄水湖泊?”
“再者……”林玧琰顿了顿说道:“温卿原本选择的这一条渠道实在是过长了,整整十数里,将泌水分入那泌地小泊,事倍而功半,不去选择黄地,这样一来,节约了的工期直接用于拓深水道,增加黄地的蓄水面积,这样一来,岂不是事半而功倍?”
温向衡仔细想了想林玧琰所说的建议,不过是几个呼吸的功夫,便是笃定这条建议可行。
毕竟黄地那十几户人家常常在泌水泛滥的时候,受到威胁,即使打通了水渠,因为黄地的地势本就低洼,很难实际解决黄地的问题。
除非是不惜人力,硬是将黄地的地势用土填高。
不过这样,比起来殿下所提出来“迁移黄地住户”的建议可就浪费多了。
再者,其他方面也是隐患不断。
“殿下此计可行!”温向衡思虑过后,也是肯定道。
毕竟迁移十几户的人家住宅对于一个三百户的采邑来说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并且还能大大缩短挖沟渠的时间,黄地的蓄水量也是能够解决泌水泛滥采邑内水患的灾情。
真是一石多鸟之策!
“有用就行,”林玧琰也是点了点头说道。
温向衡看到林玧琰这样的一副不咸不淡样子,也是认为自家殿下兴致淡淡,全不了解此计节省下来的人力,才解释道:“殿下提出来的这个想法,对采邑建设进度着实有用!”
林玧琰自然是明白其中作用,不过他现在考虑的却是,如今的采邑还满足不了林玧琰心目中的发展状态,比如说活跃在林玧琰脑海里这几日的一些农事工具设计,一直没有得到实际的打造,林玧琰也是无奈。
其中最让人头疼的便是,武国对于铁器的把控实在是严厉,铁器铸造只能是通过军方控制,并且能够生产的也是制式兵器。
等林玧琰想要对温向衡说清自己想要借用铁器打造成农具的时候,后者也是一副怪异的表情看着自己说道:“殿下这想法实在是太过于荒谬了,铁器乃是守国将士们的杀敌利器,用于农事,未免就有点过于浪费了!”
对比,林玧琰也是接受意见点了点头,毕竟稍稍一想想就知道铁器制成的兵器对于常年作战的武国士卒有多重要。
说实话,武国的国境乃是秦岭南部,南阳境内,这里是铁矿分布的丰富区,但是碍于武国的国力,铁矿的产铁量却是低的可怜,也只能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把这些铁矿用在了铸造兵器上面。
林玧琰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用青铜器作为铸造农事工具。
不过武国对于青铜器的把控也不是非常宽松,距离采邑最近的,也是泌阳城内才有几家铸铜铺,还是受制于泌阳城的官府。
温向衡虽然认为用青铜器铸造农具也是过于浪费,不过自家殿下却是一副心意已决的样子,让人丝毫劝不得。
温向衡也是无奈,便是让人去找了泌阳的官府,用公子琰的名义出具了文简,调用了几名青铜匠人。
而这几天林玧琰却是时常到李禾面前,在沙地上画着各种图画,还一遍又一遍的向李禾解释此物的用途以及构建。
李禾不愧是几十年钻研木匠活计的大匠,林玧琰稍作解释便是全然明白了,甚至还提出来了几个可行的建议。
“殿下说这是'耕耙',用作碎士平地?这'曲辕犁'是用作犁地的?还有那'龙骨水车'是用来提水的?”李禾也是疑问道。
毕竟林玧琰设计的农具主体还是采用木料的,对于这个,李禾还是颇为精通的。
对此,林玧琰点了点头。
当然这一套下来,林玧琰脑海里还有其他的物件构图,不过还是以这三件为主,其他的,目前还是难以大规模用到。
李禾也不由得说了一句:“殿下真是奇思妙想,不过殿下说的那般好,还是要等打造出来了试一试才知道其中是不是有那么大的作用。”
闻言,林玧琰点了点头,说倒:“尽快打完出来一件样品,我让温先生从泌阳城内找到了几位青铜器匠人协助你打造好关键部位,看看效果如何。”
李禾听到了青铜匠人,也是眼睛一亮,实在是没有想到这位宛城来的殿下居然会对这些尚不知具体功用的农器如此用心。不惜调动青铜匠人为农具打造青铜器部件?
这可是一个大手笔!
看着沙地上这几副构图的画,李禾也是眼神热了起来,看殿下对这几副图如此用心的模样,李禾也是不敢懈怠。
当下也是应了下来:“殿下尽管放心,李禾要一定会全力以赴打造几件样品出来,不会让殿下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