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夜带兵灭韩后,犒赏三军,足足休息了十日,才朝韩国北面,秦军的下一个目标行军——魏国。
李夜所带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朝魏国边境压去,魏王得知消息整天惶惶不可终日,还未于大秦交战便怂了李夜他们。
李夜所领的秦军虎狼之师又岂能和魏国那些光是听闻秦国铁骑凶名便被吓得投降的士兵相提并论,一国之君都畏畏缩缩,这国将士又能有何英勇可言?
待李夜带兵破了魏国边境便直接压向了魏都,魏王看着城下的围城的秦军,便要主动向秦进献出丽邑,以求秦军缓兵。
李夜听闻此消息不由得嗤之以鼻,该说这魏王什么好?李夜随手丢掉使节递来的文书,开口道:
“告诉魏王,就说秦国国师在这承蒙魏王如此看得起了,不过我大秦虎狼之师从未有收兵的道理,另外告诉魏王,丽邑那块地界我大秦铁骑自会取得,就无需魏王赠予了。”
使臣闻言急忙灰头土脸的回去给魏王报信。
而结果也没出李夜所料,魏王他们唯一的一条路便是死守。
你也别小看死守,毕竟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若是秦军松懈片刻这万变的战场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魏国禁闭城门,坚守不出再加之魏都大梁城防经过多年修建,异常坚固,秦军这个虎狼之师一时间也难破城。
最后还是李夜派了秦军大批士卒去挖掘渠道,将黄河、鸿沟的水统统引来,灌注到魏都中。
事成后李夜在城下宴请三军,坐在主坐上的李夜,看着魏已无丝毫兴趣,他只能说此战已胜。
果不其然三个月后,魏都的城墙壁垒全被大水浸坍,魏王也只得投降,魏国也光荣灭国。
李夜抬头看着星空,懒散之气外泄,李夜有些无奈,鬼知道自己这半年是怎么过来的……
苏九儿走到李夜脚边趴下抱怨道:“笨蛋你们还打啊?整天几个王这么打来打去的一点意思都没有。”
这两年李夜整天就和他那个君上泡在一起,不是聊这就是聊那,陪她的日子越来越少,甚至答应要娶她的承诺李夜都没有任何回应,现在打仗又过了半年,她都一些怀疑是不是这个笨蛋忘了……
李夜轻笑道:
“没办法,嬴政那小子我总忍不住要去帮他,也许是因为他这个人太过让我钦佩了吧……”
苏九儿满脸鄙夷的说道:
“哼!有什么厉害的,老娘一把火就能把你的那个君上和你们的这些士兵烧了。”
李夜闻言揉了揉苏九儿的脑袋,笑道:
“嘿嘿~还是你们妖好,活的久,人说道底太过脆弱,说是蝼蚁也不为过……”
苏九儿闻言一愣,随即说道:“笨蛋少说这些,我困了先走了……”
苏九儿离开后李夜喃喃道:“人的寿命不过百年,可等我死了那下一世还是我吗?”
……
第二日一早李夜便领着四十万秦军南下,朝着目前最大的阻碍,楚国发兵。
南方大国楚国,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更是号称拥有甲士百万,但他们的内政却是动荡不堪,军心民心自然不稳。
但李夜也未从与楚国的战争上占到便宜,因为大秦士卒难以适应楚国的水土,一些士卒整日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丝毫没了精锐之师的气势。
在几次交战失利后李夜便也没再冒进了,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出,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这样,又度过了三个月的时间,秦军对楚地的情况基本适应,士气高昂,体力充沛。
同时,被调来抗击秦军的楚国部队,斗志渐渐松懈,加上粮草不足的原因,便准备东归。
而楚军一撤,李夜就抓住时机下令全军出击。
秦军全力冲锋一举打垮了楚军的主力,并破边长驱直入,挺入内地,杀死楚军统帅项燕。
接着,在秦军的围困下楚都寿春最终被攻破,李夜也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落幕。
如此一来六国只剩燕国和齐国没有统一,李夜也没有耽误,只是一番休整便朝着燕国挥兵而去。
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国君看着已经被灭了连个毛都不剩的四国,说实在话,他慌得一批,眼瞅着秦国扫平三晋,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
燕太子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即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
不过说来可笑的是荆轲还未曾上殿便被嬴政所带的一万近卫军困住,荆轲看着仿佛早就料到自己要来的嬴政,嘴里仿佛像吃屎了一般,憋的脸都青了,荆轲拼命厮杀,不求能出这大秦皇宫,只求自己能去殿前看那问那嬴政是如何知道的,不过荆轲没了那个机会,随后便被嬴政的近卫军捅死在了殿门前。
大殿中嬴政撑着下巴,冷声说道:“桑陌果真料事如神,不过这燕国都敢骑在孤的头上欺负孤了?!”
嗯……燕国这番操作为自己成功迎来了嬴政所派的二十万精锐之师!为年轻的燕国太子送行!
燕王听闻此事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送到了李夜帐前,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不亡。
不过李夜与嬴政两位技师的高贵品质便是小心眼。
最后破了燕都,杀尽了想要逃往辽东的残余势力,俘获燕王,燕国彻底灭亡。
随即仅仅是七天的休整,李夜便带着六十万大军压向了六国中仅剩下的齐国。
齐国在战国中期其实非常强大,力压群雄,只不过当年燕、赵、韩、魏、楚五国攻齐,尤其是燕将乐毅横扫齐国,令齐国差点亡国,之后齐国一直没有复强,到如今六十万大军压他齐国,说到底是有些抬举他们了。
最后齐国齐王直接降秦,最终李夜也没有废一兵一卒便将齐国成功收入了大秦囊中。
仅仅一年的时间,六国便在李夜等一众将领的带领下尽归了大秦。
PS:本章完,求收藏,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