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
当前位置:首页 > 书库 > 女频 > 无敌六王爷
听书 - 无敌六王爷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第724章 请陛下启用辽人

码字还债 / 2024-11-04 20:23:59  / 下载TXT - 下载ZIP

分享到:
关闭

谨身殿,庆皇坐在一堆奏疏的后面。

远处站着的则是垂首恭立的胡庸。

“陛下,近些时日来,朝廷上下官员忙碌不堪,无半丝闲暇时刻。”

“年纪大的当年轻人来干,年纪小点的当大牲口用。”

“年轻的则连牛马都不如。”

“这般下去,百官那股劲儿迟早会被耗尽,不利于长治久安。”

“臣以为,该选拔一些新的人才,充实朝廷,弥补各部人手不足的问题。”

听着胡庸的话。

庆皇不免也敲着桌子。

随着太子被累倒昏迷,庆皇也觉得有点越发难支。

若是往年其实还好。

可这两年,有北伐以及迁都两件大事儿跟着。

都是涉及国运之要事儿。

那就注定闲暇不了!

就算庆皇将官员当牛马一样的往死里用。

也清楚一件事儿。

若再不增添人手,朝廷的这些人,迟早撑不下去。

别说其他人。

就单说庆皇自己,都有些处理不完了。

主要有些许多琐碎的事务,最终都得庆皇亲自拍板。

“这天下间,可还有学识足、品德高、甘愿为国为民的士人?”

之前那波官员。

让庆皇相当失望。

对士子们,未免也就戴上了有色眼镜。

在那群官员熏陶下长大的士人。

品性真的能好到哪里去吗?

就怕被重新启用了,未来又是一大群贪官蛀虫,风气再度被败坏。

庆皇要做的。

是彻底肃清这股子歪风邪气。

只要能坚持个十年二十年。

政治清明之下,至少能给大庆的未来打好足够的底子。

就算有官员会被腐蚀,那也只是些许。

只要后来的皇帝,懂得去修建,这棵大树就烂不掉。

可如今。

让庆皇再吸纳一批官员,却让庆皇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为好。

胡庸拱手上奏道。

“臣以为可吸纳的官员有三。”

“陛下起于微末之间,当启用微末有才德之人,给他们机会,此为一。”

“其二,则是陛下杀戮士族过甚,士族望族虽不敢表露愤慨,然内心怕会已于陛下离德,当重新启用德行高尚的大族之人。”

胡庸能当上大庆的宰相。

办事儿能力毫无疑问是很够的。

这两句话,庆皇思索下觉得很有道理。

是该给底层一个机会。

而这个机会,光凭军武卖命之功,是远远不够的。

还当给治理好的乡里小吏,一个上升的机会。

当年的萧何曹参,不就是基层小吏,最终却有了治理天下之才吗?

庆皇又何尝不是如此?

面前的胡庸,当年也是一不入流的小吏,如今有了宰相之权。

若放在史书之上。

胡庸也算足够的励志,走到这一步何等不易。

当然。

这是庆皇不知胡庸暗中做的那些事儿,才会如此想。

至于大族。

也是有些好人,也的确当给予一些重用,这得等太子好了后,亲自去拉拢。

庆皇杀官。

也是在为太子铺路。

“第三个是什么?”

胡庸说的两个,已经勾起了庆皇的情绪。

加上事物繁多,庆皇一时间也想不到这第三个群体究竟是谁。

索性让胡庸快点说。

“这三者吗,就是辽人!”

庆皇顿时愣住。

“老六的人?”

“正是辽王的人。”

胡庸垂手。

“辽地恢复的迅猛无比,日新月异,据说现在的广宁城,跟去年的广宁城,都是两个样子。”

“大庆沿海渔民,放假归乡后,更是在家乡称颂辽地富饶,堪比桃源!”

“也正是这些渔民的宣传,一传十,十传百,才让今年移民的计划,轻松了许多。”

“相比迁移其他地方,南方各地百姓,更愿意迁移到齐地。”

“百姓总觉得,被辽王治理的地方,肯定比其他人治理的地方好。”

胡庸说的全是事实。

也是民间的风向。

以往辽地的影响,仅仅在北方。

因为北方太差太差了。

北方人也想去南方,可南方人满为患,就算到了南方,也多被当地人排挤。

寄人篱下的感觉,相当的痛苦。

可去辽地,就丝毫没有这种感觉。

辽地是个包容开放的地方。

只要遵从辽人的规矩,听辽王的话,愿意为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辽人就不会排挤他们。

甚至给他们在故乡都得不到的尊重。

这样的地方。

简直如同桃源一般。

谁不愿意去。

而随着沿海渔民,从危险无比的小渔船,换成了包铁的大战舰。

虽说不太让打鱼了。

可偶尔抽空捞上那么一网,一网捞的比他们打几年的鱼都多!

辽地那用机器编织的大渔网,可比他们在家里用手编织的小鱼网,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再加上乘船方便,每到固定的日期,可允许他归乡十天。

这些渔民转化成的辽军水手,免不了拿着薪水采购的大量物资,去补贴同乡的亲族。

那些辽地产的丰沛物资。

可做不了半点的假!

大庆沿海的百姓,如今可都以能上辽人的舰船为荣。

收入高,待遇好。

而且以往海面上那无尽的风险,在辽地的大舰船上简直不值一提。

更关键的。

是给辽王办事儿,不次于给朝廷当差了,足够的有面!

风评之下。

大庆各地百姓,自对辽地无比向往。

“辽地能有今日,定是辽王殿下治理之功,然也不乏辽地有高洁之辈,辅佐辽王殿下有了如今的局面。”

“辽地的官吏,普遍务实、亲民、不贪。”

“除了过于年轻外,有些时候容易冲动行事儿之外,其他方面皆可圈可点。”

庆皇听此。

也不免听得心里痒痒。

老六管理下属的能力。

庆皇都羡慕。

当然。

主要原因。

还是庆皇事儿多,无法兼顾,难以亲自培养那么多的人才。

跟庆皇身边呆得久的老勋贵们,能力照样不差。

家里的后辈,剔除掉一小部分混账外,其他的也都很出色。

只是凭借着这点人,治理这么大的国家。

是远远不够的。

老六下面的辽人,很多地方的确挺合庆皇心思的。

最关键的。

是辽人普遍拥有理想,不贪!

即便再苦再累,也能忍受。

这可能跟常年身居苦寒之地有关。

“前两者朕准许。”

“至于辽地官吏,朕再想想。”

……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CE小说(xs.cebox.cn)】
next
play
next
close
X
Top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