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华夏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政府从此结束了长达268年的统治。
而在清政府苟延残喘的最后几年,全国百姓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均是盗匪猖獗,人命如同草芥一般,似在述说着这个时代的黑暗。
当时在陕西华阴这个小地方却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可在那个年代,却并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那时全国四处战乱纷纷,本是偏远小地的华阴原本未经战火洗礼,可连续三年来的大旱,使得本不富裕的百姓生活的越来越苦。
于是乎,城外四处可见衣不蔽体的流浪乞丐,可全城百姓自己都没有足够的口粮,更别说能够施舍他人。
不过几日功夫,饿死的城外的无家之人处处可见,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场面。
此时,在城中一所豪华的大宅院前,挤满了不少难以度日的城中百姓。
“郭大善人又要开门施粥了…”
“郭老爷真是个大好人…”
“若是我能在郭家当个小厮也不枉此生了…”
一个个议论的声音在人群中响了起来,百姓们都由衷的感谢这位大发善心的郭老爷。
而此时在郭家大宅院里一个暴躁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那逆子竟敢做出如此为虎作伥之事,还不赶快去把他给老夫找回来,今天老夫定要好好教训教训他。”
“是,老爷,小的这就去找少爷回来。”
一个身着青衣的小厮慌慌张张的退了出来,夺门而去。
“老爷,您何必生这么大的气,仪儿这么做定是有他的道理,他是您唯一的儿子,难道您还不相信他吗?”这时,郭老爷身旁的一位美妇人忽然开口劝慰道。
听见妇人讲话,郭老爷转过头狠狠的瞪了一眼身旁的妻子,脱口道:“还不都是你,整日里只知道宠着他,也不出去打听打听,现如今,他在城中百姓心中是如何的声名狼藉,仗着老夫传他的武功,不学无术,整日里就只知道欺行霸市,鱼肉乡里,若不是老夫还健在,他早就吃了官司。”
美妇人见自己不过一句话,便引得老爷长篇大论,喋喋不休,不由得轻轻吐了吐舌头,俏皮可爱的将头轻轻搭在丈夫爷的肩头,轻声细语道:“好啦,老爷,是妾身的不是,回头我也一定好好训斥训斥仪儿。”
郭老爷见着娇妻这般模样,不由得叹了一口气道:“哎…你就惯着他吧,将来总有让你后悔的时候。”
美妇人心不在焉的胡乱应语了一声,便起开身来,莲步轻移至无人之处,转头便对身后的贴身丫鬟紫儿吩咐道:“紫儿,你带着这个,去找到少爷,告诉他,这几天就先别回家了,等老爷气消了再回来。”
说完,便将满满的一袋钱币放在紫儿的手中。
“是,夫人,奴婢这就去找少爷。”
接过钱币,紫儿便离开了郭府。
却说郭子仪此时却真是有些乐不思蜀,与几个狐朋狗友在华阴县城最大的酒楼紫苑阁大吃大喝,开怀畅谈。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郭子仪自小生活条件十分优异,郭家在华阴这个小地方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定居在此处已有百余年,经过先辈们的兢兢业业,此时的郭家甚至比那些现如今所谓的王爷们还要富裕,也因此有不少趋炎附势之徒贪图郭家财富围绕在郭子仪身边。
“子仪兄,今日之事还真得多谢了,若不然,小弟此时可就在那牢狱之中。”
此时,一个看似眉清目秀,实则心肠歹毒的白面书生笑嘻嘻的对着郭子仪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原来这人名叫徐焕,并非本地人士,早年也考过科举,却屡试不中。不过几年时间,便家徒四壁,三餐不饱。可这徐焕倒好,仍是不思悔改,整日里游手好闲,以至于最终到了无米可炊的地步,此时,徐焕居然抛下妻儿老母不顾,独自一人流浪到了华阴,凭着那几分才学与花言巧语,很快便与郭子仪混得熟络起来。
这才半年功夫,吃饱穿暖的徐焕最近总是感觉到一丝丝的孤独,正巧前几日与几个狐朋狗友厮混,路过城中一茶铺时,被那店家的女儿所吸引。
当时徐焕足足喝了一下午的茶,看着那姑娘俄罗多姿的身影,徐焕恨不得当时就扑上前去。
第二日,徐焕经过多方打探,方才得知那姑娘名叫杨采儿,家中只有老父亲一人,半年前已由父亲做主,许给了城东的崔家,再过几日便要过门而去了。
辗转反侧了两个难熬的夜晚,徐焕把心一横,干脆先下手为强。
于是,就在昨夜,徐焕趁着夜深人静,悄悄潜入杨家,一不做二不休,**了杨采儿。
听着杨采儿大声呼救,杨父抄着菜刀冲了过来,要与徐焕拼命,可杨父毕竟年老体弱,哪是徐焕的对手,混乱之际,徐焕夺过菜刀失手砍死了杨父。
见着自己杀了人,徐焕却并不逃走,反而继续行那畜生不如之事,仍然**了杨采儿后才慢悠悠的离开了杨家,待到家中,倒头便睡。
当日出东方,烈阳高照之时,城中捕快踢开徐焕家的大门,睡眼朦胧的徐焕才感到了一丝丝害怕。
正巧此时,徐焕的一个狐朋狗友来访,慌乱之中,徐焕赶忙高呼冤枉,希望那人能找来郭公子帮忙。
到县衙后,徐焕矢口否认所有罪行,待见到郭子仪又是一通花言巧语,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通过郭子仪的干涉,徐焕得以无罪释放,不过这却在城中百姓之中引起了一阵阵的愤怒。毕竟昨晚却有不少人在杨家门外见过徐焕,杨采儿亦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小姑娘,平日里温柔和善,与杨父相依为命,现如今,发生这种事情,确实让周围百姓难以释怀。
不过半日功夫,整个事情的经过就传进了郭老爷的耳中,所以才会有刚才郭府之中发生的那一幕。
而始作俑者的郭子仪此时却并不知道父亲的愤怒,看着徐焕端起的酒杯,笑呵呵道:“我这人,最爱管不平之事,绝不会让徐兄蒙受不白之冤的。”
说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