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荣宁二府则早一步知道了这个消息,这是因为传来消息的是太子詹事汤斌,同时,汤斌带来了朱常宣的指示,让贾赦贾政开除贾环的族谱,同时上书请罪,从侧面证实贾环的罪名。
贾赦贾珍早己报了朱常宣的大腿,他们官职低,又不知道内情,而且即使知道了也会站在朱常宣的这一边,毕竟上下容易下山难,而且他们早己对贾环的不敬气恼,所以这倒正合了他们的心意。
而至于贾政,他最是洁身自好,红楼梦里贾宝玉有些出格的言语,他都要拿大棒子打死,何况贾环出了这样的事,没了价值!长庶有别,在他心里贾环本来就是轻如草芥,因此他倒是巴不得和贾环撇清关系!
所以在下午时分,贾政贾赦贾珍在族堂族议时很快统一了意见,把贾环开除族谱,断绝关系。
下午时分,贾母的小厅里众女眷挤挤一堂,黛玉宝钗三春等也在,都在等着族议的消息,毕竟现在贾环名义上还是荣国府的人,此事牵扯着荣国府的荣辱。
人数虽多,但在此时众人却没有谈笑的意思,黛玉和宝钗更是精神恍惚,没有说话的心思,外面有脚步声传了过来,估计是贾政来了黛玉和宝钗的心顿时提了起来。
“孩儿参见母亲。”贾政进入小厅后,对自家母亲了个礼,说道。
”环儿的事你们是怎么商议的?”
坐在椅子上,贾母直截了当的问道。
环儿大逆不道,违法乱纪,污我贾氏一族门风,我和大哥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把环儿开除族谱,逐出荣国府。”
“啊!老爷不要啊,不能这样啊!”
贾政话音刚落,赵姨娘就从王夫人身后大叫着扑了出来,但还没到贾政身边,由于心情过于激动,半途中,他就昏厥了过去。
宝钗和黛玉三春也是轻轻的‘啊’了一声,她们几个虽然知道贾环和荣国府上层有隙,但在心底里这是无时无刻不想价还能和荣国府重归于好的,可现在万万没料到荣国府在这个时刻,就能将贾环弃之如履!
但是她们都是聪明灵慧的女子,虽然心中不愤,可也知道在这样的大事上,自己是没有什么说话的份的,因此听了贾政的话,最后都是默默无声,是在心里感到一股别样的薄凉。
而作为荣国府实际上当家人,虽然贾母也感觉贾还有些才华,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但越是如此,在贾母的心里越是替贾宝玉担忧,同时最近她对贾环也没有什么好的印象,现在贾环又出了这样的事情,她自己也感觉把贾环逐出荣国府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庶子总归是要分出去的,当然也有和在一起的,但在贾母心里已经清楚,荣国府只怕已经难以容下贾环的如龙之资。
因此听了贾政话,贾母只是叹息了一声,摆了摆手,示意贾正退下。
一时之间贾环被逐出荣国府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荣宁二府上下。
当然在里面做了宝钗黛玉三分等基本上都是高兴的或者是暗地里高兴的,比如赖大卖大家的,刑夫人等。
而王熙凤和家人的心情却是比较复杂,因为他从贾环的手里得到了好处,现在贾还倒台他们一年万把两银子收入是没了,因此心情有点糟糕。
晚饭是两个窝窝头和一是瓷碗稀粥,薄得可以看见碗底,一天没吃饭了,贾环随意的用了一些。
时间一点点过去,牢房里的光线渐渐暗了。贾环可以确定现在已经天黑了,因为月光从上面的窗口照射了下来。
但是月光没有让贾环心情宁静,想反,这样的环境,却让贾环忐忑里升起一股独在异世为异客的感觉。
“咣当。”铁门响了。
讲完回头一看,摇晃的灯光里,一个一个穿着红色官袍的中年人正向他这边走来,近了,这还才看见来人的面目和方从爵依稀相似。
估计他就是方从哲了!贾环心里一震。
而方从哲见了贾环直接说道:“贾公子,在下方从哲,我也听家弟说过孔子灵慧,不知公子为何却要通匪,上官不明白,令师沈辅也不明白,不知公子能否将实情相托?”
“这只怕是我师傅来让他问话的!”
贾环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但是一颗心就在喜悦中有着忐忑,喜的是方从哲亲自来了,忐忑的是这件事沈士周居然也知道了,这事件似乎有向最坏处发展趋势。
但贾环从方从哲来的时刻,以及方宗泽的话里的暗示中清楚方从哲这是告诉自己他是自己人,于是贾环向着方从爵拱了拱手说道:“方大人,令弟既然和我交往,大人想比清楚所谓通匪自是污蔑之词,实情是这样的……”
随后贾环将和郑行认识的事情细细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望大人明鉴。
方从哲见贾环所说和方从爵并无二致,认为贾环并不了解事情的内涵,于是摆了摆手,说道,我也知你所说的事情。只是想知道你在何时恶了东宫,他居然拿这件事大做文章。
太子果然利用这件事出手了!
虽然早有预测,但贾环听了一颗心还是猛的一沉,知道方从哲的问话也是沈士周的意思,于是贾环将东宫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向方从哲说了个遍。
“原来如此!”
方从哲听完,微微叹了口气,对朱常宣的所作所为有些失望。
但此时如何处置贾环他也不敢自己做主,于是捋了捋胡须,对贾环说道:“贾公子,此事已超出本官权责,本官只能听命行事,我会将此事告诉沈辅,沈辅定会上奏皇上,公子结果如何,还要凭上意,请公子在此稍待!”
“居然会闹到皇上那里去!”
贾环一呆,突然间在心里升起一股身不由己的感觉,他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而方从哲却继续说道:“贾公子在下有一个不情之情,不知蒋公子能否答应?”
“这个时刻居然还有不情之请!”
贾环点点头,说道:“大人请说。”
“家弟与公子多有交往,于那郑行也有交集。如果事情有突变,不知公子是否可以将家弟免去?”
这是怕有牵连,也代表了事情的大致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