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房子穿古代
宋策兄妹三个回了家,就见表伯父王璞家常来送信送礼物的那个下人又来了,就是亲娘在王家书院做饭,肉包子做得特别好吃的王余。
原本呢,这不是什么特别的事儿,最起码在宋策三兄妹和宋老太太看来是这样。
两家关系这么好,常送礼也常送信,更何况这次王余还特意带了些南方的瓜果来,说是在南方随丈夫生活的王珍捎来的。
这个王珍,就是宋姑母的独女,嫁了宋姑父的学生。这女婿原本家世一般,甚至有些困难,在王家书院半工半读,还时常受夫子的接济,但宋姑父眼光真不差,选的女婿特争气,顺利考上了进士,外放当了官。
王珍也就跟着去了,七八年才回来一次。看着回来的时间就知道,宋筠根本没见过这个表姑母,倒是每年都能见到她寄来的礼物。
对老太太来讲,这多么值得高兴啊,外甥和外甥女婿都这么争气,还这么孝顺。
但,宋念难得地没给宋老太太看信,吃罢饭就去了书房,过了一会儿,沈氏也偷偷过去了。
宋念夫妻二人等王家的来信,等的也够久的了,他们甚至以为赵家老太太真做了特别丧尽天良的事儿,差点要把宋茹接回来了。
却说王家那头,倒也不是他们故意迟迟不回信,实在是不凑巧。宋念寄的信,正好碰到了王璞难得的出差机会。
王璞不在家,李氏又不知道表弟是否有正事儿要谈,也就没敢拆信,干脆原封不动地差人送去了王璞那里。
但王璞此时正和心血来潮的小王爷下乡巡查,去哪打听赵家六七年前的一场难产呢?让妻子打听吧,他还不放心,怕泄露了风声出去,只能手里握着信,祈祷王爷能早点结束他体察民情的旅程,毕竟他绕了一圈,对百姓并没有什么用处。
......
第114章王家来信,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晋王不愧有着皇家血脉,他哥哥们在京城人脑子打出狗脑子,他也想做出一番事业给那些逼他离开的人看看。
于是一连逛悠了小一个月,才恋恋不舍地放弃了微服私访,王璞一回了府城,就急急发动人手打听,还不能做得太明显,干脆让人翻出了白氏异母的妹妹,就叫她小白氏吧。
她因为娘家的事儿被休弃,日子正难过呢,几乎要流落风尘了,碰到这么个浮木,当然要紧紧抓住了。
要说还是女人懂得如何打听后宅阴私,反正她都这样了,也不怕得罪赵家,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她直接去找了给白氏接生过的稳婆还有白氏在后宅卧床养病时常叫过去说话的药婆。
小白氏也不提是谁指示的,事实上她也不知道背后的人是谁,只是想着,赵家对着正经姻亲都这么冷漠,那结怨的人想必不少,有人对付他们也正常。
威逼利诱的,小白氏拼拼凑凑了一些信息,交给了王璞安排的人。王璞大致核实了一下,又打听了一番赵老太太这些年的风评,觉得没什么问题了,才给宋念寄了回来。
宋筠敏感地察觉到气氛不太对,她的第一反应是王雅维的婚事出了问题,毕竟她在府城住的那段日子,总觉得王家人对此有种三缄其口的态度。
但她犹豫了又犹豫,还是没有去问,长辈们的事儿,她好奇心太多也不好,倒是另一件事儿,很该她去问问,那就是孙家的处理结果。
官方发言人宋老太太给出了答案:
“那小子要被送回老家了,小小年纪不学好,学人家招惹小娘子,和他那个爹一个德行。至于他那个姨娘嘛,据说是要被禁足了,不过没儿子了,禁不禁的,也无所谓了。那老太太,倒是没什么,她说都是她孙子一时糊涂,她不知情。不过她不是一向扶持侄女儿跟儿媳妇斗......
第114章王家来信,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吗?如今也斗不起来了。”
沈氏有些不认同地暗暗看了婆母一眼,这张嘴,真是什么都敢在孩子面前浑说,没法子,她只能找补回来:
“他们母子如何,和你又没有关系,自己立身不正罢了,不过你去学堂上学的时候,可别跟孙若瑜闹矛盾,这又不是她的错。还有啊,贴身的东西怎么能随意给人?也就是你年龄小,孙家又理亏,我们要回来就成了,不然可有得纠缠了。”
长辈们对孙县丞的处理结果都比较满意。不管他对自己的孩子否过于残酷,但对宋家人来说,试图伸爪子算计他家孩子的,就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
宋筠点头,当时的确是有点莽撞了,主要也是她一个人都没带,生怕被孙老太太派人逮了去,只能靠急智找个理由了。
至于她和孙若瑜的关系,她哪是那么不分青红皂白的人啊,更何况对方说不定还得感谢她呢,毕竟孙若瑜已经烦了那母子几人好久了。
第二日。宋筠难得的旬假结束了,兄妹三人一起去上学。结果沈氏也跟着上了车,说有事要找宋茹商量。
这是什么意思呢?宋筠有点奇怪,难不成王璞的信,竟然和宋茹有关?但沈氏什么也没说,只嘱咐孩子们认真听夫子讲课。
到了赵家,宋筠着去上课。沈氏则先去拜访赵家老太太,难得上门,哪怕宋家对她有再多揣测,也得注重一下礼节。
好在赵家老太太又开始成日地烧香拜佛,也没空见沈氏,沈氏识趣地放下礼物,就去和宋茹回她的院子里了。
------题外话------
一会儿还有加更,大概九点吧。
能想象嘛,我就是最近打字多了一点,结果手疼,然后我用语音录入,竟然开始嗓子疼,真的太脆皮了。
(